党的十八大以来,衡水高新区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,坚持方向不变、力度不减,统筹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,蓝天、碧水、净土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显著成效,被国家工信部评为绿色园区,环境污染三方治理模式被国家发改委、环保部列为典型案例,现有4家省级环境教育基地。十年来,衡水高新区踔厉奋发,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,人民生活的“幸福指数”与蓝天白云的“生态颜值”得到同步提升。
蓝天越来越蓝——蓝天白云,繁星闪烁
近些年,朋友圈经常被蓝天白云的照片刷屏。蔚蓝天空、朵朵白云,映射出十年来大气治理工作的艰辛努力与成果。2013年,自开始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以来,高新区相继制定了《工业企业全面达标排放专项实施方案》《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整治专项实施方案》等多个专项实施方案,出台了《橡塑行业环境保护规范管理指南》《化工行业环保规范化管理指南》等40余个专项治理工作文件,明确企业达标路径及要求。十年发力,久久为功,较好地完成了燃煤锅炉清零、燃气锅炉深度治理、“散乱污”企业清理整顿、工业企业全面达标排放、化工企业整治提升、VOCs深度治理等重点工作任务,建设了全省第一家区级环境监管平台。2013年到2021年,主要环境指标实现“三降一升”:PM2.5平均浓度从112微克/立方米降至44微克/立方米,下降60.71%;PM10平均浓度从205微克/立方米降至70微克/立方米,下降65.85%;重污染天数由73天减少至11天,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从80天上升到257天。
碧水越来越清——水清岸绿,鱼翔浅底
2015年国家“水十条”出台后,高新区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,以入列全国首批“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试点单位”为契机,实施第三方环境综合治理,先后完成了北区、滏东、循环园区3个污水处理厂新建及提标改造、化工企业“一厂一管”、中水回用、雨污分流、污泥集中处置项目等重点工程建设,进一步削减了水污染物排放总量。划定2个“千吨万人”乡镇级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,保障饮用水水源安全。开展入河排污口规范化建设,完成小西河衡水高新区段治理、白马沟清淤疏浚、滏阳河高新区段补水河道清理整治等多项工程建设,统筹推进水系生态修复与治理。实施高新区滏阳河水质提升与生态修复示范工程,恢复水域生态系统食物网。现已全面消除劣V类水体,COD、氨氮等主要水污染物含量显著下降,水生植物资源日益丰富,辖区地表水断面均能达到历年考核要求。
净土越来越净——吃得安心,住得放心
严格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调查评估,以用途变更为住宅、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的地块为重点,督促土地使用权人依法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评估、管控修复等工作,2019年以来,16个地块全部按要求开展了土壤污染状况调查,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。同时,督促土壤污染重点监管企业落实污染防治主体责任,依法开展土壤污染隐患排查和自行监测,从源头防控土壤污染风险。全区农村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置能力实现全覆盖,按要求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年度工作,农村黑臭水体保持动态清零,2个村庄达到乡村生态振兴示范村建设标准,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持续改善。
环境就是民生,青山就是美丽,蓝天就是幸福。新征程上,衡水高新区将立足新发展阶段,贯彻新发展理念,构建新发展格局,以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,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,以精准治污、科学治污、依法治污为工作方针,以更高标准、更严要求深入打好蓝天、碧水、净土保卫战,撸起袖子加油干,自己填写成绩单,力争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上闯出一条新路。